老人身心功能評估
張靜怡 陳慶餘
SSP-G4轉轉脂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醫學研究組
近年來,台灣老年人口快速成長,人口老化速度在全世界僅次於日本。2006年已超過10%,預計2020年上升至14%;由此可見,台灣已經步入老年化社會,其衍生出來的相關事項,如老年人口健康照護體系、預防保健推動,邁向成功老化模式,在台灣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。
老年人遇到的健康問題遠比年輕人複雜,表現的情形也比較多樣化。老人身心功能評估簡介如下:
一、身體功能的評估
身體功能的評估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評估工具。藉由此評估工具,包括:運動與嗜好、疾病史查詢、預防檢查及預防注射史、老年症候群評估、感官功能評估與理學檢查,可以評估老年人身體健康的情形,同時經由老年人主訴其身體狀況與尋求醫療協助的方式,亦可以了解老年人對於健康認知的程度。
二、精神狀況評估
心理層次的問題對於老年人的健康亦是很重要的一環,包括認知功能的評估與憂鬱症的評估。
(一)簡短智能評估(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, MMSE)
目前MMSE已成為全球最廣泛使用之簡短認知功能量表,涵括7個認知領域:時間、空間、訊息登錄、專注力與計算能力、記憶力、語言能力、視覺建構力。畫時鐘也是有效評估認知功能的工具,包括聽力理解、動作規劃、數字常識、特別是視覺空間及建構性方面的評估。
(二)老年憂鬱量表(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, GDS)
老年人憂鬱症的篩檢量表以Yesavage等人發表之老年憂鬱量表最常使用,國內重新編製本土化之30題版台灣老年憂鬱量表。若考量老年人專注力變差、測量時間過於冗長,15題之短版也可以使用。
三、日常生活功能評估
老年人的健康問題,除身體、心理外,常伴隨身體功能的退化,影響了老年人獨立生活與自我照顧的能力。功能性評估的量表可以分為3個層次:
(一)基本日常生活自理功能(Basic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, ADL)
ADL代表每個人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自我照顧能力。巴氏量表(Barthel Index)是經常被採用的評估工具,包括進食、移位、個人衛生、如廁、洗澡、平地上走動、上下樓梯、穿脫衣褲、大便控制、小便控制等10大項。
SSP-G4轉轉脂
(二)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(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, IADL)SSP-G4轉轉脂
IADL代表個人獨立生活持家所需具備較複雜功能的執行能力。Lawton scale功能性日常生活評分量表示目前較常使用的工具,包括購物、家務、理財、食物備置、交通、使用電話、洗衣、服藥等8項。
(三)進階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(Advance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, AADL)
此評估功能代表的是個人完成社會、社區和家庭角色、及休閒娛樂的執行能力。
四、衰弱評估
「衰弱」的現象就是一個典型的老人症候群,代表著各個生理系統累積性的機能退化,造成生理儲備量降低,與抗壓力減弱,而容易感受負面的醫療後果。造成衰弱的原因可能是憂鬱、食慾下降、營養不良、活力不足、脫水、或是肌肉流失、步態、平衡感異常、骨質流失等。衰弱可說是老年族群功能退化的前兆,也是許多老年症候群惡性循環的開始。
有關衰弱的指標,目前最常使用的判讀工具,包括體重減輕、耗弱、低體能活動、走路速度慢、握力差五項指標,可以用來進行社區老年人的篩檢與評估。
文章出自: https://blog.xuite.net/supercare/blog/29152362-%3C%E5%81%A5%E5%BA%B7%E6%96%B0%E7%9F%A5%3E%E8%80%81%E